顯示具有 多肉品種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多肉品種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Purple Iceplant 麗晃(軟葉鱗菊) │ 2019年8月桌布

夏季在韓國南部旅遊,很多景點都能看見盛開的麗晃(軟葉鱗菊)

夏季至韓國釜山,及鄰近城市旅遊,雖然錯過了櫻花、繡球花的花期,但還是遇見許多美麗的花卉,像是這款多肉植物愛好者不陌生的「麗晃」。

在台灣大多只能欣賞她肉肉的植株,夏天去韓國正逢其花期,不論是在街角花圃或是觀光景點,都有機會見到她充滿光澤感的花朵。

2014 年夏季在清境拍到的麗晃(軟葉鱗菊),花期才正要開始

麗晃另一名稱為軟葉鱗菊,學名為 Delosperma cooperi,英名為 Purple Iceplant、Iceplant、Hardy Iceplant。

由於英文名字也被稱作 Ice plant,因此有些人誤以為,她就是被當成生菜食用的「冰菜」(學名: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其實兩者只是同科(番杏科)不同屬的植物。

「冰菜」與麗晃為同科不同屬植物
photo credit : Vahe Martirosyan via flickr cc

另外,你有沒有覺得麗晃的花朵很眼熟呢?又名「彩虹菊」的松葉雛菊(學名:Dorotheanthus bellidiformis)跟麗晃也是同科不同屬的植物。花朵同樣充滿光澤感,更棒的是,松葉雛菊花色更加多彩繽紛,且盛開時花朵能鋪成一片花毯,是秋冬季播種的多肉植物組代表。

松葉雛菊也是與麗晃為同科不同屬植物

若想下載本月份麗晃(軟葉鱗菊)桌布,請點選欲下載的桌布尺寸,在跳出完整桌布視窗後,請在圖片上按滑鼠右鍵,請按滑鼠右鍵點選「設成桌面底色圖案」或「設成背景」即可。

麗晃(軟葉鱗菊) 花園桌布 |iGarden花寶愛花園
1920x1200
1600x1200
1280x1024
1024x768

欣賞韓國花田裡的麗晃:


根部僅抓著一點點土壤,麗晃也能生機盎然地生長開花。


麗晃的植株覆地性極佳,花園裡種上幾株,很快就漫生成一片。


麗晃紫色的花朵盛開於夏季,因此也被當成夏季花田的主角。


購買觀花型多肉植物種子

iGarden 花園賣場花卉種子

松葉雛菊(彩虹菊)
露薇花
松葉牡丹

多肉品種:綠翡翠-臥地延命草


作者 玫瑰花推廣中心/林俊宏

臥地延命草學名:Plectranthus prostratus,脣形花科鞘蕊花(香茶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東非坦尚尼亞。 葉長1~2㎝,厚0.2~0.6㎝,肉質圓形或橢圓形對生,正反面都有紅楬色斑紋,因為葉片圓潤有光澤,在花市大多以「綠翡翠」的名稱販售。每年春 ~ 夏季於葉腋開出紫紅色小花,花徑約2~3mm。莖柔軟匍匐密貼地面生長或呈現下垂狀態,因此被命名為臥地延命草。冬季低溫期全株轉紅,氣溫回暖後又轉回綠色。臥地延命草在夏威夷已經成為歸化植物,在野地可以發現大量野生植株。


臥地延命草非常適合台灣平地氣候,不需特別照顧就可生長良好,在氣溫低於5度c以下容易凍死。全日照半日照都可生長。栽培介質力求排水良好,可混入適量疏水性介質如珍珠石、蛭石促進排水以避免植株腐爛。肥料不宜過多,施用少量好康多就足夠生長所需。繁殖大多以扦插為主,春~夏二季都可進行。


臥地延命草在日照充足限制的給水的狀態下會刺激葉片進行儲水的功能,葉片會呈現圓潤飽滿的型態,莖部節間縮短,植株呈現叢生狀態。而在水份充足的環境下,葉片會變成原來的2倍大,而且變成扁平狀,節間也會伸長,植株呈現下垂生長。栽培時可以利用這種特殊習性調整植株形態,若想觀賞叢生圓潤的葉片時可用3吋以下小盆子種成多肉植物小盆栽。如果喜歡翠綠下垂的植株則可以用吊盆栽培並增加水份供給。臥地延命草栽培容易,外型多變,是多肉植物的入門品種,非常值得一試!

多肉品種:台灣佛甲草-雀利


作者 玫瑰中心/林俊宏

雀利是景天科佛甲草屬植物,跟多肉植物石蓮花是表兄弟,株高大約 10 公分,莖呈肉質簇生匍伏生長,葉片長 1.5 公分倒卵形或湯匙形,花序為聚繖花序,每年春天抽出 6-10 公分左右的花莖,開滿直徑 1 公分的黃色星形小花。台灣也有原生種的雀利被稱為「台灣佛甲草」或「石板菜」,是常見的海濱植物。

雀利的栽培管理

雀利是標準的懶人植物,只要日照充足,不需要特別照顧就可以生長旺盛。雀利跟石蓮花是親戚,所以比一般的植物更耐旱,而且雀利還可以忍受長期淋雨的天氣,在全日照或半日照下都可以生長良好。栽培介質不拘,但還是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肥料可用好康多花寶二號。繁殖大多以扦插法為主,每年春天花期結束時或秋天都很容易成功。


雀利的葉色嫩綠,植株生長茂盛且略為下垂,因此非常適合做為小盆栽或是吊盆,尤其在夏季高溫季節其他植物都奄奄一息的時候,滿滿一盆的鮮嫩的雀利馬上就讓人暑氣全消。雀利也很適合搭配其他多肉植物做成組合盆栽,在炎炎夏日就算忘了澆水也不怕心愛的盆栽被曬成菜乾!


多肉延伸閱讀

多肉品種:琉璃皇冠-琉璃兜


作者 玫瑰中心/林俊宏

琉璃兜是屬於兜的變種之一,植株除了白色的疣點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斑點,就如琉璃般潔淨,故稱為「琉璃兜」。「兜」類的仙人掌是泛指學名(Astrophytum asterias)的不同變種,原生於美國南部與墨西哥,原產地溫度高,日夜溫差大,悶熱但雨量卻很少,乾旱期長,由此可知兜類喜歡炎熱乾燥的生長環境。兜的高度通常在10公分以下,直徑6~20公分,因產地或人工選育,植株上會有不同形態的白色斑點,植株一般有8稜,稜與稜之間有長白毛的疣點,一般無刺。每年春、夏、秋三季會不定期開出直徑約6公分的花朵,花色從黃色到桃紅色。兜的斑點與植株形態是出名的千變萬化,在國內外有許多玩家為之瘋狂,甚至組成協會經常舉辦展覽和研討活動!


琉璃兜的觀賞重點主要在疣點的變化,疣點的大小,排列,毛的長短都會因不同的個體而有所差別,一般的疣點大多直徑3~5公釐左右,但有些個體的疣點卻可以長到1公分以上,另外有些疣點會全部連在一起,有些還會變成螺旋狀排列。另一個觀賞重點就是稜的變化,除了不同的稜數變化之外,有些個體的稜會有分叉長出副稜的現象,甚至變成像龜甲的紋路!不同形態的疣點和稜的排列組合是喜歡琉璃兜的玩家或育種家所追求的,一般的栽培者可依自已的喜好選擇不同的個體,不需要追求市場炒作的高價植株。


琉璃兜可以算是典型的懶人植物,只要日照充足,避免淋雨就可以開花不斷長得很好!夏天約1個星期澆一次水,冬天休眠期一個月澆一次水就好,澆水時要特別注意不要澆到疣點上,以免霉菌感染使疣點變黃影響美觀,有些比較講究的栽培者會用透明塑膠袋套在植株上避免灰塵和霉菌傳染以保持疣點的潔白。栽培介質一般使用疏水性高的混合介質,如細蘭石,河沙,小碎石,少量培養土…等等,培養土的比例越高,植株雖然長的比較快,但也比較容易爛根。生長期每三個月施用少量的好康多1號(14-12-14),冬季休眠期要停止施肥。琉璃兜因全株沒有斑點保護,最好遮光30%保持植株翠綠避免曬黃或曬傷。繁殖以播種為主,異株授粉的結果率較高,小苗約2~3年開花,植株型態則隨著栽培年份而產生不同變化。


多肉品種:翠綠蔥頭-海蔥


作者 台和園藝/劉英華

海蔥是風信子科(Hyacinthaceae)虎眼萬年青屬(Ornithogalum)的球根植物,這一屬的植物大多擁有美麗的花朵,像是花市常見的天鵝絨、伯利恆之星都是虎眼萬年青屬的植物,相較之下海蔥的花朵並不出眾,但是露出土表的肥厚球莖,讓她們成為多肉植物家族的一員。

海蔥又被稱為虎眼萬年青,學名為Ornithogalum longibracteatum,原產於南非。株高可達1.5公尺,約8~12枚葉子從球莖抽出,葉子狹長,長約40~100公分,葉肉柔軟,略為肉質。花為總狀花序,花莖由植株中心抽出,花朵密生於花莖頂端,狹長的花萼生於小花基部,花徑約0.9公分,花色為淺綠色,花瓣中肋顏色較深,花朵具有香味。球莖會露出土表,且子球會由球莖表面萌出,因此有Pregnant Onion之名。


栽培環境半日照或全日照皆可,但建議夏天還是放置於有部分遮陰的地區,以免葉子被曬傷,若是發現葉子軟弱倒伏,代表栽培環境光線不足,必須移至光照更充足處。雖然海蔥的球莖肥厚,可貯存水分,但亦不宜乾過頭,否則生長會受阻,乾皺的球莖也會影響觀賞價值,因此當發現盆土乾燥時就需要澆水了,澆水宜一次澆透,讓多的水由盆底流出。由於海蔥可以長的很高大,因此建議隨著球莖及植株越長越大,就要更換成較大的盆器,以免因頭重腳輕而整株倒伏。

海蔥的花期約從冬末春初開始,一個花序可以持續開放1~2個月之久,但由於花莖十分高挑細長,需注意勿將其碰斷。當花已開放完畢可以將花莖由基部抽出,有時還會再度抽出新的花梗。施肥可給予好康多一號14-12-14,灑於盆面,每三個月一次。繁殖可用播種或是將母球旁的小子球拔下另外栽培。依據筆者的經驗,姆指大小的子球,栽培約兩年左右即能開花。


海蔥光亮翠綠的球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洋蔥,但需注意海蔥是不可食用的,部份人對於海蔥的汁液會有過敏現象,因此要盡量避免碰觸到植株的汁液。海蔥照顧容易,鮮少病蟲害發生,小巧的花朵雖稱不上美觀,卻帶有甜甜的奶香味,因此除了推薦給喜歡多肉植物的朋友,也適合推薦給喜歡聞香的愛花人。

母球旁常會長出子球

海蔥需要光照充足的環境

花梗開始抽出

白綠色的小花

細長的萼片將一朵朵的小花區隔開

花謝後會結出種子

多肉品種:天生捲髮-彈簧草


作者 台和園藝/劉英華

花市裡被稱作彈簧草的植物很多,屬於水生植物的螺旋燈心草,及爵床科的觀葉植物黑美人,都被稱作彈簧草,而這裡要介紹的彈簧草是被當成多肉植物栽培的 Albuca 屬球根植物。

屬於風信子科 Albuca 屬的彈簧草,原產於南非。Albuca 屬有 60 餘種的原生種,植株型態跟葉型有很多不同的變化,共通點為皆具有肥大的球莖。葉子會捲曲的 Albuca 屬植物皆被稱為彈簧草,台灣較常見的品種為 Albuca namaquensis,此品種株高約 30 公分,由球莖抽出 4-20 枚葉子,葉子細長,葉尾卷曲,葉上佈滿腺狀突起,摸起來有粗燥的感覺;花莖會從球莖抽出,花朵向下,花為黃色,花瓣中肋為綠色,花朵具有濃香,花期約 2-4 月。

彈簧草的栽培管理

由於原生環境有明顯的乾季及雨季之分,因此彈簧草也有明顯的休眠期與生長期,在台灣栽培夏季為休眠期,地上部會全部枯萎,約 10 月左右天氣轉涼,植株開始抽出葉子,生長期開始;等到花謝後,天氣開始變的炎熱時,植株又進入休眠期。

栽培時需以排水良好的介質以免介質潮濕爛球,建議可以細蛇木屑混合真珠石、赤玉土等顆粒性介質。秋季葉子長出後需移至光照充足處,最好能提供全日照的環境,否則葉子易軟弱徒長,觀賞價值減低。澆水次數不需太頻繁,約一週 1-2 次即可,水分供給較少且光線亦充足時,葉子會較捲曲。

生長期時可以施用好康多一號當基肥,灑於盆面,每三個月一次即可,並可每 2 週施用一次花寶二號 1,000 倍液當追肥。當花期過後,葉子開始枯萎時,就是植株準備進入休眠期,澆水次數需減低,當地上部都枯萎時,就可移至不會淋到雨並有遮陰的地方,休眠期間不需澆水,直到秋季生長期開始才恢復給水。

繁殖可用分球或播種的方式,播種適期為秋季,種子不需覆土,可採用盆底吸水法給水,以避免將種子沖刷掉。


彈簧草通常都在春季開花時,才被拿出來展售,此時除了可以觀葉,還可以欣賞造型可愛並帶有濃郁香氣的花朵,如果植株照顧得當,花梗會接二連三的抽出,滿室生香喔!

彈簧草種子呈片狀
花莖會陸續抽出
似提燈般的花朵
花瓣黃色中肋為綠色

多肉品種:驢耳朵-掌上珠


作者 台和園藝/劉英華

掌上珠是多肉植物的一種,或許您曾在居家附近看過,甚至也種過,卻始終不知其名,只知道她像落地生根一樣,能從葉子萌發出小苗。掌上珠與落地生根另一個相似的特點是-不開花時默默地生長於牆腳邊,開花時則以驚人之姿色,証明她們不只適合當觀葉植物,更適合觀花。

掌上珠又稱為不死葉、寬葉落地生根,學名為Bryophyllum mortagei (Kalanchoe mortagei),屬於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株高約30~60㎝。莖粗壯,葉對生,肉質,長卵形至披針形,葉緣有粗鋸齒,葉長可達30公分,寬5~10公分,葉表佈有有白粉,葉色深綠至灰綠,有時會轉成紅褐色,有些個體葉子上有明顯的褐色斑點。花為聚繖花序,花莖長約30~40公分,自植株中心抽出,花萼光滑呈鐘型,長約2.5公分,淺綠至深紅色,小花筒狀,長約4公分,先端開口,花筒外為淺紅色,花筒內為黃綠色。11月開始抽出花序,可持續觀賞至3月。


栽培介質需排水良好,盆植時可以栽培土混合真珠石及蛭石使用,或是使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植時只要土壤不積水即可。掌上珠可以接受半日照至全日照,日照不足枝葉易徒長,植株虛弱。澆水頻率不需太高,等盆土乾燥再澆水即可。由於掌上珠的葉子會長很長,而厚重的葉片又很有份量,盆植時建議以較大的盆器栽培,以免因頭重腳輕而造成盆子倒伏;也可將其放置於高腳花架上或是以吊盆栽培,欣賞其自然垂下的葉子及葉尖萌出的小苗。需注意植株開過花後即會死亡,必須重新再由小苗種起。


繁殖可利用其葉尖或葉緣自行萌出的小苗,將小苗摘下後另外種植即可。對肥料需求不高,可每三個月施用一次好康多一號14-12-14。栽培上無嚴重之病蟲害,只需注意蝸牛及蛞蝓會啃食其葉片,建議儘量讓盆面及栽培場所保持乾淨,若有黃葉、腐葉或落葉要趕快移除,以免成為軟體動物的溫床。


掌上珠的觀賞重點,除了肥厚的葉片,還有會漸次轉色的鍾型花萼,觀花期可達數月之久。雖然掌上珠會由葉片萌生出小苗,但她們繁衍的速度不像蕾絲公主或不死鳥那麼驚人,只要將小苗拔起並集中管理,就不用擔心她們會攻佔其它地盤。當朋友看到掌上珠美麗的花朵時,也會興起想種植的慾望,這時那些預留的小苗就可派上用場了!

葉斑較明顯的,其實是另一種多肉植物-雷鳥

掌上珠葉斑較不明顯的,開出來的花色也與雷鳥不同

葉子上佈滿一層白粉

小苗開始成長

秋天抽出花序

花萼逐漸轉紅

可愛的鐘型花萼

花朵可從12月盛開至隔年3月